国 际
一、GIA 宣布任命 Pritesh Patel 为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IA 香港)
享誉全球的宝石学院(GIA)近日宣布,Pritesh Patel 已被任命为该机 构的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将于 8 月 4 日正式上任。他将接替自 2014 年起担任此职,并于今年 1 月宣布离任的 Susan Jacques。
Patel 于 2015 年加入 GIA 担任首席信息官, 目前担任首席运营官。在 加入 GIA 之前,Patel 曾在 CIRCOR International Inc.工作,这是一家为能源、 航空航天、工业、国防和发电领域提供高度工程化产品的全球制造商。
GIA 成立于 1931 年,是一家非营利性机构,业务遍及全球 13 个以上 国家,拥有 11 个校区、9 个实验室和4 个研究中心。
二、力拓戴维克矿发现稀有紫钻(Rapaport News)
力拓集团(Rio Tinto) 日前宣布,在其位于加拿大的戴维克(Diavik) 钻石矿发现一颗重达 0.45 克拉的紫色钻石(上图)。这在此处以出产白色 钻石为主的矿区而言,是一项罕见的发现。
力拓周一在社交媒体发帖称,这颗钻石呈现紫色调,很可能是由于微 量元素(如氢)的存在,或钻石晶体结构扭曲所致。这颗毛坯钻石因其形 状被归类为“可加工”(makeable),表明它适合被切割成一颗独立的成 品钻。
此次发现距离该矿区发现一颗 158.20 克拉的黄色钻石仅数月之遥。戴维克矿在运营23 年后,预计将于2026年关闭。
三、莫卧儿帝国祖母绿项链拍出 620 万美元 远超估价(IDEX Online)
一条拥有 275 年历史的莫卧儿帝国雕刻祖母绿项链在纽约佳士得拍卖 会上以620 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这一数字是其拍前最高估价的两倍多。
这条项链由五颗哥伦比亚祖母绿组成,总重达 1178.50 克拉(约 235 克),串联于金线与洋红色丝线之上。其中三颗为六边形雕刻祖母绿,最大的一颗重达 470 克拉,上面刻有“Ahmad Shah Durr-i Durran”(珍珠 中的珍珠)字样;另两颗则为梨形雕刻。
这条项链曾属于伊朗历史上最有 权势的统治者之一——纳迪尔沙阿 (Nader Shah),他也是著名“光明 之山”钻石的昔日拥有者。1739 年, 纳迪尔沙阿在攻占德里并控制了莫卧4 儿帝国(该帝国于 1526 年至 1857 年 统治着印度次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的 皇家宝库后,获得了这条项链。
据悉,这条项链此前的拍前估价 为 200 万至 300 万美元。
四、安哥拉国有钻石企业 Endiama和 Sodiam正式加入天然钻石协会(NDC)
安哥拉国家钻石公司 Endiama 及国有钻石贸易公司 Sodiam 将于 7 月 1 日正式加入天然钻石协会(NDC),双方将共同出资800 万美元以支持 协会的相关活动。
安哥拉是全球第三大钻石生产国,上周已正式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罗安达协议》(Luanda Accord), 旨在确保天然钻石产业的可持续未 来。 安哥拉矿产资源部长 Diamantino Azevedo 表示:“随着安哥拉钻石产 业的迅速崛起,宣传天然钻石的价值观及其社会经济贡献已成为国家的重 要战略任务。”
通过加入天然钻石协会,安哥拉将致力于进一步推动天然钻石行业的透明度、可持续性发展及提升消费者对天然钻石的认知度。
天然钻石协会(2020 年更名为 NDC)现有成员包括戴比尔斯(De Beers)、佩特拉钻石公司(Petra Diamonds)、力拓集团(Rio Tinto)、 奥卡万戈钻石公司(Okavango Diamond Company)以及穆罗瓦钻石公司 (Murowa Diamonds)。 NDC 首席执行官 David Kellie 表示非常高兴 Endiama 和 Sodiam 在这一 行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加入协会。两家公司的加入将更好地传递天然钻石的 积极影响力、稀有性和真实性。
国 内
一、全球唯一 LV“巨轮”登陆上海,集展览、零售、美食于一体(上观新闻) 2025 年6 月 25 日,全球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位于上海兴业太古 汇的新概念地标“路易号”巨轮正式亮相。这艘全球独一无二的“ 巨轮” 造型建筑共三层空间,一、二层呈现品牌《非凡之旅》主题展览,二层设 文创专卖店,三层提供咖啡与简餐服务,并将于6 月 28 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
该项目体现了上海持续吸引国际品牌落地的“首发经济”战略:今年 前 5 个月,上海新入驻首店364 家,其中高能级首店占比超 20%。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下,LV“ 巨轮”的启航标志着品牌与上海共同打 造国际消费中心的决心,也彰显了上海以制度创新、文化底蕴和市场潜力 形成的强大吸引力。
合成钻石再拓应用场景,小米引领科技与珠宝跨界融合(新浪新闻)
2025 年 6 月 26 日,小米 公司 CEO 雷军在微博预告小 米手表 S4 41mm 即将发布。 这款智能手表采用经典腕表 的简约设计,其中流沙金版特 别在表冠镶嵌了一颗六分大 小的合成钻石,彰显科技与珠 宝跨界融合的设计思路。
此前,小米曾于 2024 年 10 月发布了首款镶嵌合成钻 石的手机——小米 15 限定版, 通过将合成钻石嵌入手机机身中框,实现 了电子产品与合成钻石的首次结合。这种 创新的设计理念迅速引发关注,让原本仅 限于珠宝领域的合成钻石,成功延伸至消 费电子领域,进入更广泛消费者的视野。
小米此次在智能手表上的合成钻石应 用,再次拓宽了合成钻石的消费场景,展 现了合成钻石与电子科技行业的成功跨界 合作。
这种创新模式为其他行业带来了新的 灵感,未来合成钻石或将进一步延伸至服装、家居设计等更多领域,开启 更加多元化的市场应用空间。
市场观察:
千篇一律的奢侈品美学 正被文化驱动的新兴品牌颠覆
贝恩公司(Bain& Company)与意大利奢侈品制造商行业协会 (Altagamma)联合发布的最新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称:在日益加剧的经 济动荡和复杂的社会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全球奢侈品行业今年面临着影响 最为深远的颠覆,以及过去至少 15 年来最大的潜在挫折(不包括疫情带 来的短暂冲击)。
个人奢侈品市场(包括服装、皮具、钟表、珠宝、配饰、香水和美妆) 在 2023 年经历了疫情后的强劲反弹,规模达到3690 亿欧元。但在 2024 年下滑至3640 亿欧元,按当前汇率计算下滑了 1%,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将 进一步下滑 1%-3%。
报告给出了今年奢侈品市场的三种可能的走向:最有可能的是全年持 续下滑,但降幅较为温和,在 2%-5%之间;更乐观的预期是在年内反弹, 即市场规模会在缩减 2%或扩大 2%之间,但贝恩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最差的预期是个人奢侈品将经历长期低迷,市场萎缩 5%-9%,但这同样 不太可能出现。
贝恩公司合伙人、贝恩全球奢侈品与时尚业务负责人、本研究报告的 主要作者 Claudia D’Arpizio 表示:“尽管短期内需求有所放缓,但奢侈品 行业始终展现出非凡的韧性,这得益于不断增长的全球消费者群体和根深 蒂固的情感驱动力。跨越几代人,与 自我奖励、地位、个人认同和庆祝达 成某种成就相关的驱动因素将继续推动奢侈品参与消费者生活,并巩固和 构建二者的持久相关性。”7 贝恩公司合伙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奢侈品与时尚业务负责人、 报告的共同作者 Federica Levato 补充表示:“随着行业面临日益复杂的 全球局面,奢侈品品牌正进入一个关键的新篇章——品牌需要更清晰的聚 焦力、更强的文化关联性以及更根植于目标的增长。这一转变的核心是对 价值和意义的重新定义,这种定义要在所有世代中都产生共鸣——无论是 对今天塑造奢侈品的人,还是明天定义奢侈品的人。”
体验式产品领跑 ,珠宝、眼镜、服饰、美妆细分市场表现优异
从品类来看,珠宝、眼镜、美妆保持增长势头,在更细分的美妆品类 中,高端香水销量增长,护肤品销量持平,彩妆销量下降。这些品类已成 为吸引新顾客和加强品牌联系的核心杠杆。
服饰品类也保持强劲,特别在轻奢领域或者涉及具有创新的产品,“如 果能够将创新性和可及性完美结合,就能保持良好的业绩,就像 Ralph Lauren 那样,”Claudia D’Arpizio 强调。
因难以兼具排他性和可及性,手表、皮具和鞋履的销量持续下滑。
不过,品牌也开始努力通过新的体验模式、多元化的品类、超越产品 的体验以及新一轮的创意变革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即使平均提价 2%-3%,品牌也在巧妙强化其入门级产品策略,旨在不 损害品牌资产的情况下提升吸引力,报告指出,一些成功的案例往往源于 真正拥有创新和独特视角的品牌。
报告还指出,2025 年第一季度,体验式奢侈品是唯一增长的类别,尤其对于婴儿潮一代,比起实质性产品,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在体验上消费。
其中,奢华酒店在第一季度的市场表现尤为活跃,具体表现为入住率 的上升和入住时间的延长,这反映了消费者对个性化体验的渴望。
豪华游轮市场也保持增长,消费者对乘坐小型游轮进行沉浸式、慢节 奏的旅行依然保持着浓厚兴趣;私人飞机和游艇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订单 积压量较大。美食和高级餐饮市场通过为居家生活提供精心策划的、类似餐厅的特 色服务大放异彩。
其他品类则面临着幅度更大的增长放缓趋势:优质葡萄酒和烈酒的需 求停滞不前;汽车销售两极分化加剧,超豪华细分市场蓬勃发展,向往型 市场(aspirational segments)则步履蹒跚。
艺术品市场在年初表现疲软,但随后已出现恢复正常的迹象;高端家 具市场初步呈现稳定态势,部分得益于合同渠道(主要集中在酒店和住宅 领域)。
欧洲表现坚挺 ,中国保持极高的发展潜力
从地区来看,全球差别较大,其中,美国今年开局表现“极其糟糕”, 本土消费、商店客流量都减少,旅游业也大幅放缓,但是自 5 月以来,市 场出现了企稳的迹象,尤其涉及到本土品牌、奥特莱斯和一些正价店里, 但现在谈论复苏还为时过早。
中国仍是奢侈品市场最大的问号, 中国市场已经连续六个季度萎缩, 中产阶级规模急剧下降,活跃消费者数量也停留在 2016 年的水平,这种 情况前所未有。尽管如此, 中国市场仍保持着极高的发展潜力。
日本受益于中国春节的客流量也保持稳定,但在第二季度急剧下滑。
得益于本土消费,欧洲表现坚挺,但新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会危 及夏季旅游季。
在俄罗斯和亚洲旅游业的推动下,中东地区依然保持韧性;东南亚地区在几个月来也保持积极趋势。
墨西哥则是少数几个表现积极的国家之一,国内消费不断增长,美国 游客数量也相当可观。
新兴品牌在西方国家获得更多关注 ,多品牌渠道面临压力
在渠道方面,报告发现,在全球奢侈品市场发生广泛转变的背景下, 竞争力量也在快速变化:传统品牌受制于品牌形象淡化和雷同的审美,瞄9 准的是相同的消费群体,正逐渐被更灵活、更具文化根基的奢侈品竞争对 手蚕食,这些品牌正将真实性和现代化战略相融合。
在西方国家,新兴品牌凭借强大的价值主张和更亲民的价格获得了关 注,这为那些能够在当今碎片化市场中重新定义品牌相关性的品牌提供了 真正的机会。
零售业也正在被重塑。长期以来,奢侈品牌因便于露出和管理而重视 多品牌渠道,但如今这一渠道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尽管消费者的兴趣持 续增长,但超过70%的奢侈品牌由于财务困境正在减少在多品牌零售平台 销售。
报告建议,要保持活力,多品牌企业必须不断深化客户互动,支持新 兴品牌,并在整个购物过程中提供卓越的服务。
不同年龄段消费者对品牌的参与度均有所下降
从消费人群来看,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行为存在差异。
Z 世代的消费需求分为两类:一类是追求自我表达,一类是追求从众。 这些年轻消费者在追求创造力、刺激感和情感上的重新联结。
千禧一代由于受到经济压力,在消费上更为谨慎,但仍会积极与新品 牌互动。
老年消费者则更看重有意义的体验,而非产品本身。
不过,总体而言, 自 2022 年以来,不同年龄段消费者对品牌的参与 度均有所下降,超过 40%的品牌的在线搜索量已下降,社交媒体粉丝增长 下降了 90%,而参与度也下降了 40%。
报告总结道,这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对于价格疲劳和品牌的创造力停滞 所导致的。
奢侈品牌盈利能力仍然承压
除此之外,奢侈品牌的盈利能力仍然承压,尽管 2018 年至 2021 年间 收入达到峰值,但利润率(以息税前利润 (EBIT) 定义)却持续低迷。 自 2021 年起,即使是表现最佳的企业,利润率也停滞不前或下降,这凸显了 行业参与者需要更加自律地专注于业绩提升,在维持短期业绩的同时实现 长期战略投资。
报告建议,为了确保奢侈品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运营韧性,技术, 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先进的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现代化、营销技术以及更复杂的定价分析将成为不可或缺的杠杆。
结论
总结来看,贝恩与 Altagamma联合报告指出,尽管奢侈品行业正经历 短期调整,但其长期基本面依然稳固:未来五年将有超 3 亿新消费者加入, 其中逾半为Z 世代及 Alpha世代,全球高净值人群预计增加 20%,财富代 际转移也在持续推动潜在市场扩张。
然而,实现这一广阔空间需行业统一步调:品牌必须重新评估如何吸 引年轻群体,减少对高端客户的依赖,向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做出转型。
正如 Claudia D’Arpizio 所强调:“品牌需回归核心竞争力——优质、创 造力与真实性,并打造全接触点、以客户为中心的无缝体验。”同时, Federica Levato 补充称:“品牌必须明确‘我们是谁?代表什么?’—— 这是在新时代不仅生存,更要引领潮流的基础。 ”